水泥檩条机,水泥檩条机修理
- 工程资源
- 2022-11-04
- 606
衣食住行,这是生存必备的四个要素。
穿衣,吃饭,安居,最后才开始探索世界。
而衣食住行中,只有“住”,也就是建筑,是人在地表之上,对自然做出最大规模的改造,而这种改造是具备长期的延续性的。
比如我们建好了一座居民楼,可能近百年内我们便不会再大动,这是因为居住也存在对“安稳”的需求。
小到一个家庭需要“一亩三分地”的安稳。
大到一个国家,则需要治下居民的“安居乐业”。
对“安居”的需求,就从根本上规定了,建筑必须具备“稳定性”。
而对中国而言,由于近代化进程的并非由内而外,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也加速了传统的剧变。
所以在中国,古今的建筑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古建筑的空间与构造逻辑,慢慢变得不适宜人口的爆炸式发展。
对古建筑的了解,不在于指导现实,而在于延续传统,探索古人对“安稳”的定义,延续一种自古而来的美学传承。
01.取材于林
中国古建筑,还是要从一棵树开始说起。
树中取材,切削成不同样式的构件拼合在一起,将无数棵树相互组合,下垫石沙,上覆屋瓦,再佐以不同装饰构件,便是基本的房屋样式。
但与我们现在熟悉的钢筋水泥不同,木材本身,其实具备一定强度与韧性。
- 柱础 -
地震,可以对建筑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木材应用于建筑中,在抗震上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
由于木构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榫接在一起,它们对于调整倾角、平衡弯矩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后,它们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建筑的柱子也并非钉死在地表,而是立于柱础之上,这二者之间不存在粘性连接,是可以拆去和移动的。
柱础以石质为主,具备硬性,在立柱与地面之间也形成了缓冲,同时为立柱垫实了地面。
在地震时,古建筑会发生偏移错位,但不会在晃动中倒塌。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墙倒屋不塌”。
- 台基 -
在柱础之下,古建筑还会在地平面垒砌高台,将建筑从地表凸显,不论雨天散开积水,或是夯实地基以承托大殿压力,都有显著作用。
高台建筑自古传承而来,“四平八稳”的台基,往往比其上的建筑要留存得更为长远。
- 空间 -
两点成一线,而三点成一面。如果我们立起了三个柱子,就能够撑起一个屋顶。
但三角形的房屋对人的居住而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房屋内部每一个角都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死角。
如果我们在三个柱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柱子,将整个房间扩展为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利用。
整个房屋在外观上看起来,也更加简洁大气。
在取原木为料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原木进行切削,从树木中取出的良材如果被截成小段,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也正是因为我国古代对原木的大量需求,木材的使用便有了极为严格地把控,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因小失大的现象。
当然也并不是说六边形,八边形的建筑就不可取。增大边数,对空间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我们常见的魁星楼或者楼阁塔,正是因为塔的收分,会使顶层的空间变得极为狭小,如果增大立方体的面数,就保证了顶层空间不过于狭窄。
- 柱网 -
就中国古建筑而言,我们将两个柱子中相隔称为一间。
间,这个基本单位,基本固定了中国古建筑的营造的逻辑。
比如我们常说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即,这个建筑的宽度为九间(十根柱子),长度为五间(六根柱子)。
柱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逻辑,而在柱子之间如何布置,就决定了这个建筑的“气质”。
柱子间布满了厚重的泥墙,那便是朔北的苍凉大气。
柱子间遍布透气的棱窗,那就是江南的温婉。
当然,柱子也不都安分守己,有的会移动位置,例如我们常见的移柱法,典型例子就是朔州崇福寺。
在大殿内部,也不是需要布满立柱,例如常见的“金厢斗底槽”,即柱网呈“回”字形,为大殿留够放置佛像的空间。
即使面阔相同的两间大殿,不同墙面的位置,也会给建筑造成不同的视觉观感。
例如太原晋祠圣母殿与大同善化寺大殿,同为七开间大殿,但风格截然不同。
墙体与立柱不同的位置关系,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出了极为不同的气质。
柱网之上,则需要布置纵向与横向的构件,用以串联立起的柱子,将之合为一个整体。
我们将这一构件称之为“阑额”,而在建筑内的阑额被称为“屋内额”。
阑额之上,有的建筑为了安置斗拱,又会添加普拍枋。
为什么柱子上不是直接放我们熟悉的“横梁”呢?
因为在梁架与柱网间还有一层“斗拱”,这一古建筑中极其重要的构件,将东方建筑美学与力学结构发挥到了极致。
02.千秋一脉
斗拱,又称为“铺作”。在不同时代斗拱有不同的叫法。早期斗拱也不都像我们如今看到的明清建筑一样,而是非常得硕大。
为什么会衍生出斗拱这一复杂的构件,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在建筑的柱头,受力非常复杂。
中国早期建筑,由于制砖技术尚不发达,泥和土是建筑墙面的主要材料。
这就要求屋顶必须足够能“遮风挡雨”,不对墙面造成伤害,这需要向外挑出大屋檐,不让雨水淋湿墙面。
1. 荷载作用:屋顶带来的重量、挑檐对柱子的压力、柱子之间相互连接的需求,这几者之间需要维持平衡,那就必须要求构件同时承担来自各方不同的压力,并均匀地传导至柱网。
2. 抗震作用:“斗”与“拱”之间以榫卯连接,结合紧密,但晃动时可以通过摩擦减小动能,具有一定弹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3. 装饰作用:构造精巧的斗拱,本身就是精美的建筑装饰,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到明清时,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构件。
在多方需求下,斗拱便应运而生。
我们可以将“斗”与“拱”拆开来看:
斗,即承托构件,像一个手掌,手心中可以安置“拱”;
拱,即衔接构件,犹如手臂一样向各个方向伸展开。
而在这两个基础构件上,还有升、翘、昂、耍头等等,各有不同样式。
斗拱随着历史的变化,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如果追溯斗拱最初的形态,现存的石构汉阙与许多早期墓葬中斗拱的形态都是例证。
而中国现存能追溯到最早的木构建筑,即五台山南禅寺。从南禅寺开始,斗拱在木构建筑中的比重,是有减小趋势的。
我们将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拱与故宫太和殿的相比,就几乎能看出唐代与清代二者极大的差异了。
唐代斗拱硕大,整体占比甚至能到柱高的二分之一,而唐拱相比后世而言则更为雄浑。
若要判断一个建筑是否是唐代,其最显眼的特点就是占比极高的斗拱层。
五代建筑相较唐代而言较近,依然保留了极高斗拱的占比,五代建筑可以参考平遥镇国寺,平顺大云院等等。
到了辽代建筑上,斗拱依然保证了相当大的比例,且在做法上更多变。
如应县木塔,所用的斗拱就有五十四种之多,且斗拱占比大,一眼望去就如同斗拱的海洋。
而宋代建筑则有所变化,斗拱的大小缩减为柱高的三分之一,体量上减小,建筑也变得更为醇和。
在这时,宋辽在这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南北分化。
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制砖技术发展,砖墙的普及,就不再需要大屋檐遮蔽雨水,大木构架变得更为羁直,斗拱逐渐沦为建筑装饰。
但与此同时,古建筑也已发展到了十字路口,结构功能褪去,斗拱也自然而然会淡出历史舞台。
03.梁栋微著
说完了斗拱,不妨让我们再往上走。从一根柱子上的结构,扩展到对整个建筑的理解。
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抬梁式,穿斗式,与井干式。
抬梁式: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叠数层瓜柱和梁,每层梁逐层收短,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
在平行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的檩条。从而使荷载由檩到梁再到柱,逐层传递。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有较大的使用空间。缺点是柱梁等木构架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这种木构架多用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条,不用架空的抬梁,柱与柱之间用数层“穿”贯通,连成一个整体。
优点是较小的材料可以建造较大的房屋,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柱和枋较多,室内不能形成较大的连通空间。
这种木构架多用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而且常常与抬梁式混合使用,如抬梁式用于明间,穿斗式用于次梢间。
井干式:做法是以圆木、矩形或六角形木料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井壁状木构墙壁和三角形山墙,在山墙之上直接架檩布椽。这种构架出现较早,最早见于商代墓椁,汉墓仍有应用。
优点是做法简单。缺点是需要大量木材,消耗木材较多,受木材长度限制,通常面阔、进深和门窗较小。这种木构架多用东北林区和西南山区。
而抬梁式结构,则是如今中国古建筑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梁架。现存宫殿庙宇及大型建筑均采用这种架构。
佛光寺大殿在结构上是以列柱和阑额构成内外两圈的柱架,再在柱上用斗,明乳栿、四椽明栿和柱头枋等将这两圈柱架联系起来,形成支撑内外槽的天花。
这么一来,就在建筑里形成了内外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而在天花以上部分还有草栿梁架结构。
天花以上是四椽草栿和草乳栿,草栿承托槫子,梁栿上抬平梁,托脚用于草栿与平梁间。
平梁上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槫,形成三角形屋架。
经过历代的演变,古建筑的梁架发展,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一套体系。
进入古建筑后,即使不了解各个构件所起的功能,但也能在第一时间为这种精妙的建筑结构所震撼。
这便是,古建筑独有的魅力。
04.蔚然大观
搭好了梁架,就需要思考屋顶的样式了。
古建筑屋顶的形制多样,但房屋自古而来的建设,其实受到了许多封建社会地位等级的制约。
当我们踏入故宫时,就好像走进了各类大屋顶构成的海洋。这种由各式各样屋顶排列组合时产生的震撼感,其实就是中国建筑独有的魅力。
重檐庑殿顶: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屋面平缓,正脊较短,正脊两端为鸱尾。
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只有最尊贵的建筑可以使用,如故宫太和殿和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
重檐歇山顶:歇山顶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式的屋面式样,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因此又称九脊顶。
重檐歇山顶是在歇山顶之下有短檐,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
(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又称四阿顶。重要的建筑多用这种屋顶类型。
(单檐)歇山顶:其外形即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大部分配殿是这种屋顶类型。
攒尖顶: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一点,形成尖顶屋顶,其上再覆以宝顶,多用于面积不大的塔寺阁等建筑。
平面有方形、圆形和八角形等。攒尖顶单檐为多,重檐较少,三重檐极少。
悬山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处也有出檐,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
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顶,北方则多用硬山顶。
硬山顶: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墙平齐,没有伸出部分。屋顶简单朴素,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卷棚顶:卷棚顶其实是歇山、硬山、悬山屋顶的一种变化形体,屋面前后两坡之间呈弯曲的弧线形,没有正脊。广泛用于园林的亭轩廊榭等类建筑,在宫廷和寺院里也有卷棚顶的附属建筑。
盝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平顶,下接一圈外檐。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房屋多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如故宫钦安殿。
万字顶:组合型屋顶,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卍”字形状,有万事如意、万寿无疆的寓意,如圆明园中的“万方安和”。
勾连搭顶:组合型屋顶,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上部屋顶富有变化,下部建筑形象整体不变。
使用勾连搭顶的建筑进深较大,为降低屋顶高度,采用低屋面前后相连的方式。
说完了屋顶,大家应该对古建筑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古建筑却也并非在固定了形制后保持一成不变。
建筑的构造发展,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升级,有着自身的发展脉络。
05.春秋代序
自古而来,中国古建筑就形成了两大特点:木结构与群体性。
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重生长性材料,偏爱有机材料的特点。
将木材选为基本建材,是注重人与自然间的息息相通,木头与人之间相互的生命关系。
而相较于西方建筑所追求的个体形象的高大与宏伟,中国的古建筑则多讲求群体性。
不论是皇家宫殿群、佛家寺庙,还是私家园林、住宅民居,都采用多类型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组合的方式,形成建筑群落。
随着一进又一进的院落,一座座端庄的宫门与山门,庄严的殿堂、佛堂,高耸的楼阁、佛塔依次显现,使人感受到中式建筑的空间与时间之美。
- 先秦建筑 -
夏朝发展夯土技术,与木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西周将“茅茨”演进为“瓦屋”。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四合院,是最早的用瓦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具有完整的“前堂后室”的布局。
春秋、战国盛行台榭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建筑,外观壮观宏大。
- 秦汉建筑 -
木构架建筑渐趋成型,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一定的发展。
木构架建筑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构架形式已经出现。
河南荥阳出土的陶屋和成都出土的画像砖住宅图案中,有抬梁式木构架形象。长沙和广州出土的东汉陶屋,有柱头承檩的穿斗式木构架形象。
砖石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是四川绵阳汉平阳府君阙,由两座枋木构阙组成,南阙为母阙,北阙为子阙。
整体分为阙基、阙身、阙盖三部分,南阙上刻有车马出行图,舞乐图,母子猕猴,蟾蜍和朱雀等雕刻,北阙刻有追猪图,女子扶门远眺图、佛教造像图等雕刻,图案精美。
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总体风格是豪放补拙,整体造型平直舒展。屋面和檐口是平直的,屋脊的尽端微微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
- 唐式建筑 -
唐代建筑风格是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色调简洁明快,常用朱白两色彩画,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唐代建筑达到力与美的高度统一,在建筑上没有为了装饰加上去的多余构件。
- 辽金建筑 -
辽基本上继承了唐朝简朴和浑厚的作风。
在整体和各部分的比例上,斗拱雄大硕健,檐出深远,屋顶坡度低缓,这就使得辽代建筑具有迥然不同的形象。
金是辽和北宋建筑的继承者,在建筑的艺术处理方面,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
在外观比例上,出檐深远,但开间和柱、枋、斗拱的比例不同,总体风格自然与唐和辽不同。
- 宋式建筑 -
北宋木构架建筑在唐和五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房屋面阔,一般从中央明间起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其次,柱身比例增高,开间呈长方形,而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相对增多。
到了元代,一方面发展唐宋以来的传统,而另一方面继承金代的结构并做出新尝试。大部分建筑柱子排列灵活,往往与屋架不做对称的排布。
- 明清建筑 -
明清木结构建筑,从官式建筑来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加强了构架的整体性,节点简单牢固;
另一方面,再也没有金元时期灵活处理空间和构件的方法,构架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每一种房屋的大小、尺寸和比例都是绝对的。
官式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还影响了彩画、门窗、须弥座、栏杆、屋瓦以及装饰花纹等方面。
整体造型稳重大方,正脊平直,翼角稍翘,装饰豪华。
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距离减小。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因而呈现着沉重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与唐宋建筑有很大的差别。
06.梓泽丘墟
关于古建筑,我们始终有一个误区。放在博物馆中的可以称之为文物,那穿越时间而来的建筑又是否要以文物的形式看待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在国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建筑的价值,所以才会出现大拆大建,而这种行为其实也难以避免。
因为建筑永远滞后于时代,而这一属性直接导致了,它极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中不适配。
例如唐大明宫不可避免在乱世中走向焚毁,而元大都皇宫不可避免被明所取代。
如果说上述建筑更迭是因为朝代交替,那么到了当代,古建筑本身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大规模的人口扩张与城市迭代,使得古建筑不再适用于大规模人口居住的需要,成为了时代发展中逐渐淘汰的构造形式。
建材的更新,让木构也逐渐被替代,这个过程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了古建筑并非适宜当代人的居住需求。
再回到中国古建筑,如果本身是为了居住的“稳定性”,那为什么大规模地选用木构?这看似矛盾的一点,其实包含了中国自古以来对建筑独到的理解。
木,虽然易腐,易开裂,也没有石构那般拥有强硬的特点,但木由自然而生,也可以归化自然。
便如同失去了上层木构,仅留下台基的大明宫含元殿,让我们有了对大唐无限的怀念。
中国的理念中的稳定,显然不是要求建筑保有千年万年,而是一种迭代与更新,一种因循自然的“稳定”逻辑。
在这一理念中,坍圮与腐朽,也成为了建筑生命历程的一个部分,而这种归藏,正是东方思维中所谓的“天道”。幸存至今的建筑,确实是难能可贵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而由自然而生的房屋,也因朝代更迭而回到大地的怀抱,或焚毁,或兵戎,或是年久失修,落幕繁华。
如汉魏洛阳城阊阖门与明中都午门,都仅留下了残基与夯土。
中国古建筑,与自然相伴相生,与时代同频,与历史同辙,与天道同归。
木结构建筑,始终是延续了近两千余年的东方风貌,虽然在时代中它不再适用,但它所保留的是民族特色与东方基因。
如果说什么是无用之用?
或许就是我们从这广厦万千中,
窥见那东方的哲思,那两千年来的智慧。
广厦万千
这一系列古建筑科普文章悉数华夏珍馐,
我们将把你忽略的宝藏,呈现到你眼前。
参考文献: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王晓华,《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
-END-
文案编辑丨禹涵 小林
制图编辑丨禹涵
建模渲染丨马磊 成祥 小林
图片来源|谢禹涵 风沉郁
艺旅文化(全平台同名),专注有温度的文化旅行,分享佛教艺术/考古/古建/博物馆等实用知识,邀请文化专家同行看文物古迹,深度体验文化遗产之美!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内容版权均属于相关版权人和权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权。 请来信指出,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资源均由免费公共网络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勿公开发表或 用于商业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链接:http://erjian.cc/ziyuan/861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