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动画
- 工程资源
- 2024-07-16
- 195
1、钻孔灌注桩基础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一)一般规定
(1)施工前应掌握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具备所用各种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
检验报告。
(2) 施工前应按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措施。
(3)灌注桩施工应有齐全、有效的施工记录。
(二)泥浆护壁成孔
1.泥浆制备
(1)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
(2)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3)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 . 10 ;含砂率不得大于2 %;黏度不得大于20Pa ? s。
(4)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2.正、反循环钻孔
(1)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
(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 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 mm。
3.冲击钻成孔
(1)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
(2)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扰动孔壁、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及泥浆流失等事故。
(3)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
(2011年考题)
(4)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
(5)冲孔中遇到斜孔、梅花孔、塌孔等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6)稳定性差的孔壁应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排渣,清孔后灌注混凝土之前的泥浆指标符合要求。
(三)成孔方式与设备选择
依据成桩方式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护筒(沉管)灌注桩及爆破成孔。
施工机具类型及土质适用条件可参考下表。
(四)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
(1)钢筋笼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防止变形。
(2)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加固措施固定钢筋笼的位置。
(3)沉管灌注桩内径应比套管内径小60~80mm,用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桩应比导管
连接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
(4)灌注桩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40mm。
(5)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6)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当气温低于0℃以下时,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措施,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当气温高于30℃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8)灌注桩的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不得小于计算体积;套管成孔的灌注桩任何一段平均直径与设计直径的比值不得小于1.0。
(五)干作业成孔
1.长螺旋钻孔
2.钻孔扩底
(1)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准确,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扩大孔径。
(2)钻孔扩底桩施工扩底孔部分虚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灌注桩顶以下5m范
围内混凝土时,应随灌注随振动,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1.5m。
3.人工挖孔
(六)水下混凝土灌注
(1)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
(3)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m。
2)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3)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
4)导管采用法兰盘接头宜加锥形活套;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时必须有防止松脱装置。
(4)使用的隔水球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应保证顺利排出。
(5)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
(6)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要求
(1)项目部进场后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调研和详勘。
(2)在质量影响分析和质量风险评估基础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计划。
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内容
(一)组织准备
施工项目部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的培训,并应保存培训记录。
(二)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
(1)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项目部及时索取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2)熟悉设计文件。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由有关人员参加的对设计图纸的学习与审核,认真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并应形成会审记录。如发现设计图纸有误或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提出质疑或修改建议,并履行规定的手续予以核实、更正。
(三)技术交底与培训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3)对包括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特殊工种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四)物资准备
(1)项目负责人按质量计划中关于工程分包和物资采购的规定,经招标程序选择并评价分包方和供应商,保存评价记录。各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并经进场检验,不合格不准用。
(2)机具设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场,性能检验应符合施工需求。
(3)按照安全生产规定,配备足够的质量合格的安全防保用品。
(五)现场准备
(1)对设计技术交底、交桩给定的工程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应与勘察设计方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
(2)按照交通疏导(行)方案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导行临时交通。
(3)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设施包括施工用房、用电、用水、用热、燃气、环境维护等。
摘自建设工程教育网
温馨提示:跟公众号豆丁施工说“二建”获取大量二级建造师资料,包括精讲视频、考过人笔记、重点内容等。
隶属于豆丁建筑网,https://jz.docin.com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内容版权均属于相关版权人和权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权。 请来信指出,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资源均由免费公共网络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勿公开发表或 用于商业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链接:http://erjian.cc/ziyuan/24910.html
发表评论